這幾年又越來越多的筆電廠導入了液金或是更好的散熱膏和相變貼片
甚至導入高精密度的點膠機來處理讓散熱膏能夠處理的更薄
就是要讓熱傳瓶頸這一個問題能夠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事實上我們這10多年都一直不斷的在講解說明
因為我們最了解,當然也就是有辦法做到最好的處理成果

12年前我們的散熱膏選用AC的MX2,當年我們就有做過說明
因為耐久度和施作便利性,當時很多導熱系數更高的產品
但是都黏稠很多,筆電的散熱器下壓力小,除非你真的塗很薄
不然效果是會更差的,基本上也都獲得了證明我們講的都是對的
在CPU製程進入了14奈米之後,我們基本上就不在用MX2了
因為導熱系數真的就比較不行了,我們主力改為酷媽的MAKER
其實這一款的那久度並不夠好,放久了效果也會降低
當然配合我們的服務1年到1年半的清潔保養服務時間是非常棒的選擇
我們也會將庫存的散熱膏處理好勻化讓品質維持穩定
加上施作處理的細節,相同的散熱膏是會有不同的表現的
當然還有散熱器晶片接觸面的拋光,氧化銅的導熱能力不到銅的5%

在第7代筆電的時候,我們研發出了無保護施作液金的技術
也在多年調整配方的過程當中,逐步改善施做難度和效果的液金產品
這幾年我們也處理了進萬的筆電施作處理,不論是時間或是次數的驗證
都已經是能夠確定安全和有效的了,2年多前華碩開始跟進
目前全系列ROG的筆電都是上液金了,終於在12代的產品
效果能夠有接近我們的處理表現,不過方向錯了不可能會更好了
這是他們過去第1代的液金

這是華碩12代筆電的液金,其實懂材料的應該可以看的出很明顯的差距
反正就是會流到不該有液金的地方都是的處理方式,因為做不好
必須要處理良好的保護,所以不想給你拆,怕你拆了會外漏
基本上就是沒有辦法做好,就限制你,其實免保護的施做我這邊已經用了5年了

散熱表現就是效能發揮的表現,這已經是經過多年驗證的事實
用的到效能就會讓風扇高轉,就會吸更多的灰塵進來,清潔保養是必要的
高密度葉片的風扇,能夠降低風扇噪音,更能分散掉葉片高轉要承受的應力
這樣也是能夠把葉片做的更薄的關鍵,12V風扇能有更高的散熱表現
目前筆電風扇表現最好的是ACER的金屬葉片風扇,相同的規格提供了最棒的表現
也就是能夠驅動更多的空氣流動,就是有更多的空氣能夠工過散熱片,提升散熱表現
出風大一定進風就要大,就是會吸更多的灰塵進來,ACER的金屬風扇的問題
就是積塵會特別的快和嚴重,這就是代價,很多東西都是要有代價的

在9代的筆電之前,CPU的效能運作,大部份都會在28秒後被壓回45W甚至更低
10代之後的高效能筆電機種,為了跑分的表現,加上大部份串燒的散熱設計
大多將運作功耗放的很寬,讓相關的跑分成績能夠更漂亮,代價就是經常貼溫度牆在跑
然後風散強轉是常態,當然相關的代價都會有的,容易積塵是最基本的
這些代價就是要靠到位的清潔保養服務,來讓這些代價的影響降低
散熱膏老化乾掉要處理:等級品質要夠+施做處理要良好
散熱器晶片接獲面表面處理:乾掉的散熱膏要清乾淨,表面要拋光
散熱片灰塵要正確處理:高密度葉片風扇不可逆吹,灰塵易卡葉片間隙,拆機處理是必要
液金筆電還是要用液金:運作功耗是針對液金設定的,改散熱膏會容易過熱

我會寫很多類似的文章給大家了解,是因為現在能做到好的店家真的很少
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是不會變的,專業服務的部份也是一樣的
做到甚麼樣的品質收多少的費用,應該才是合理的,如果只是逆吹除塵
跟本不能算是清潔保養服務,不會拆機的筆電服務基本上大多是做假的
透過效能跑分的表現來確定服務的效果是最公正的一種檢驗方式
也建議大家可以爬文了解一下,我們的很多文章都有相關的實測圖
新機可以測試一下,外面的清潔保養處理如果回來之後落差太大
基本上你也就能夠知道應該是被怎麼樣處理了,其實願意學習不會太難
讓真正能夠願意用心把服務做好的能夠有機會,大家也能有真的服務

一台筆電透過清潔保養讓效能回到新機的校能發揮是很基本的要求
如果沒有辦法做到,就是沒有把清潔保養的服務給做好
足夠的專業要讓效能發揮超越新機的表現也是肯定能夠達到的
10代之後的高效能機種,散熱能夠做好,效能都能夠跑更高的
因為運作參數基本上都是已經給的很高的了


Post a Comment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