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玩了30年,早期的電腦都是要自己設定和調整的
到現在其實基本都還是一樣,只是大部份的設定都是原廠幫你調整好了
其實懂電腦的使用者或是玩家,都還是會自己調整一下參數來配合自己的使用方式
優化調整並不是只有超頻一種而已,而是配合使用方式的調校
一般來說優化調整的方向可以分成下列幾個方向:

效能方面的優化調整:
效能方面的優化調整一般還可以分為效能更好的釋放處理和超頻應用
現在的處理器都有原廠睿頻功能,只要供電和散熱沒有問題
睿頻效能提升都是可以持續運作的,桌機和筆電的CPU都是一樣的
桌機的部份通常可以使用更好的主機板(供電足更穩定)和更好的散熱器來達成
筆電的部份就是要透過參數的優化調整和可能的散熱加強來達成
微星的筆電因為有底層BIOS可以開啟應用,效妥是很明顯的
可以看一下那偏文章,有優化前後的效能跑分實測
超頻的部份,目前幾乎就是桌機的獨腳戲了,筆電能跑滿就很困難了
目前市售的筆電,包含華碩ROG的最高階產品用了液金,和電壓優化一樣跑不滿的
目前桌機的許多高階處理器也都是要搭配高效率的水冷,才有辦法有效的超頻應用
所以筆電的效能優化調整處理並不是超頻而是更有效的效能釋放
在怎麼樣都是在原廠睿頻範圍內的效能優化調整,都是合理且安全的
當然你要確定你有能力把暗熱給處理好,最好的證明就是時間
我們酷優化處理筆電的效能優化已經有10多年了,目前都是很OK的

使用體驗方面的優化調整:
使用方面的優化調整,很多時候不是使用者自己決定的
而是產品開發的時候配合產品的市場定位,處理的優化調整
在筆電方面有很多這樣的優化調整處理就讓筆電有了非常多樣的產品可能
超輕薄筆電:
通常要兼顧攜帶和電池使用時間,這樣的產品散熱限制多,不可能太好
主要就是限縮晶片的運作功耗,這樣可以避免過熱,也可以有效增加電池使用時間
那些講全效能長時間運作的人,基本上都只是無知的網軍,校能都是功耗換來的
25W的CPU跑10小時就是要250W的電,目前電池最大不能超過99.99
那些無知愚蠢的網軍真的不要被他們給騙了,能用10小時以上的筆電
CPU運作功耗大部份都降到5W以內在跑比較多,因為還有主機板/螢幕等要吃電
原廠的CPU電壓運作,越低的效能釋放,標準運作電壓也就是會越低
過去的U板處理器會叫低電壓的版本就是這樣來的,現在的低功耗版本其實使用體驗很好了

平價高CP機種:
簡單講就是要拼價格的筆電機種,要拼價格的成本控制就很重要了
特別是越大的品牌,他們有品牌價值的加持,通常用料就會更省costdown更嚴重
目前很多這樣的筆電會在主機板的用料/散熱的設計/螢幕的等級/電池的容量
機身的材料,會被大家忽略掉的就是開發團隊的優化處理成本
這些產品通常就是用品牌和帳面規格讓消費者買單,大多就是代工廠自己搞出來
如果是些2線品牌未了競爭,經常會把主板的用料和散熱做的比較好
因為這些的成本增加的是相對比較少的,甚至有量還可以壓到差不多的價格
這些產品的公差要求也不會太高,所以同一款機器的散熱表現差距也會比較大
一切都是成本因素考量的結果,這些高CP的機種,能夠處理的優化程度是最大的
我們這些年能夠用這些平價高CP值的機器創造出世界跑分記錄,就是這樣來的
一些比較小的品牌,為了取得市場的生存空間,將用料和散熱器做的比較好
我們去優化調整相關的參數設定,和散熱器公差,液金散熱加強,整體散熱優化
這些產品通常就是銷售店家能夠比較專業度的關鍵產品

電競遊戲筆電機種:
電競筆電在10年前的暗黑3推出時開始翻紅,到現在都還是當紅的產品
玩遊戲大家都知道主角是顯示卡,盡量的讓顯示卡效能發揮的更好
通常就可以有更好的遊戲體驗表現,在顯示卡加入了GPU BOOST睿頻升速技術之後
優化調整和散熱加強的重要性可以說是提升了非常的多
這2年華碩的ROG液金筆電能夠有如此亮眼的表現,我來跟大家說明一下
筆電是高度妥協的產品,特別是電競筆電,CPU跟顯示卡是沒有辦法同時滿速運作
因為電會不夠,遊戲的運作程序通常是CPU要先載入遊戲,將遊戲引擎架構好
然後才會導入顯示卡運算貼圖,之後就是進入遊戲開始體驗遊戲
目前的筆電大多是串燒的散熱設計,在前段的CPU運作期,因為CPU熱密度高
容易把溫度拉高,這樣就讓GPU睿頻沒有辦法運作了
液金是解決熱傳瓶頸目前最有效的方式,可以在短時間內降低升溫的速度
在遊戲載入的這段時間就是關鍵了,溫度不會上升到影響GPU睿頻運作
優化調整的部份其實一樣非常的重要,我們來看一下這張透過實測取得的圖表
OFFSET優化電壓90mV之後,35W的運作功耗就能夠有45W的運作效能了
這樣的CPU效能釋放已經可以應付大部份的遊戲運行了,透過優化調整電壓和功耗設定
我們就有可能讓顯示卡有更長時間甚至是全時睿頻運作的可能了
顯示卡的效能發揮的更好,遊戲體驗也就更好了
優化調整和散熱加強在電競遊戲筆電方面,因此是非常重要的

創作者筆電機種:
創作者經常是要跟靈感與時間賽跑的,任何時候更高的效能運作可能都是幫助
上面那張CPU優化效能實測表也是最棒的驗證,優化調整就是那麼的重要
特別是電池使用的時候,效能釋放就已經因為電池放電被限縮了
優化電壓過後的效能提升,就是非常關鍵的部份了
當插電跑算圖或是轉檔應用的時候,液金和散熱加強處理
也能夠避免溫度過高撞溫度牆降速的問題發生,讓高效能可以持續運作
一般來說創作者應用的軟體,在GPU加速的部份運作功耗需求會比遊戲低上許多
80W的RTX3080玩遊戲會遠輸給140W的RTX3070,但是創作者應用的軟體
大部份都會是80W的RTX3080是有領先的處理效能,這樣的真實狀況應該要了解一下
所以創作者更能夠選擇相對更輕薄總體散熱能力沒有那麼高的筆電機種
行動力可能會是創作者更重視的部份

寫到這邊應該可以更了解,筆電的優化調整和散熱加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經過酷優化這些年的努力,很多大廠應該都已經看到了
也開始在努力學習和跟進了,這是很好的狀況
當然我們也會努力去做到更好和更棒的可能
例如液金的部份,我們也開發出了耐久度更好的施做處理方式了
非挖礦和超長時間高效能應用的使用方式,甚至耐久度超過2年都不會有問題
我們是把時間和心力花在我們的專業和服務能力,一晃眼也十多年了
那些抹黑我們的同業,到現在的專業服務能力到那邊了
大家可以自己去評估了解一下,相信做到了大廠也跟的專業應該是相對更正確的









Post a Comment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