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哥要來跟大家分享一個用了半輩子做的實驗
人類之於迷信和真實的選擇與妥協
電腦基本上是現代科學的集成產品
基本上不應該有太多的迷信成份在內
因此是胖哥選定的實驗產品標的
在加上胖哥這輩子幾乎全部的精華人生歲月
20多歲開始到如今50有多的歲數,20多年的時光
胖哥用努力學習+實測實做的事實真相
去和代表迷信的行銷包裝的群體認同做拉扯對抗
胖哥將這20多年分階段分享給大家
最後是沒有對也沒有錯,文章有些長,有空可以看
後面的時間和發展應該會是好的

第一個階段:起源
網路應用興起之前,筆電只是商務文書的工具
方便攜帶且能夠使用密碼保護,還能快速計算
價格高昂,行動效率,工作效率,資料安全
快速計算,新時代的開始,學習應用掌握先機的時代
對於一般人還是傳說大於迷信的年代,真相屬於使用者
就是用科技圖個方便,新的世代,增加的效能
都是能夠直接增加效率,筆電的更新緩慢
效能遠不如桌機,需要效能的使用者大多不接受
商務管理人士的神器,一般人也不會購買
大部份的店家也還不會拆裝處理
胖哥已經開始拆機改裝升級CPU/DRAM/優化系統
挑戰傳說和原廠表面的說法,只是真相大多不被世人接受
可能是用不到,太貴不敢動,未知領域的威權信仰

第2階段:進入生活
無線網路的發展落實應用,讓筆電成為方便應用的電腦
當年智慧型手機還沒有發展起來,筆電是獨霸的
任何新的可能被證實,都是能引起非常多人的關注
胖哥的改裝升級,在市場上面引發了第一波的風浪
隨後第一波全面的反彈將這風浪平息的無影無蹤
也讓胖哥見識到人性的自私和可怕,當然也讓胖哥更堅定
表面有到理實際是為了利益,讓筆電改裝升級污名消失
事實上大部份的筆電,就真的只有CPU不一樣
價格就是CPU價差的2-3倍甚至更高,胖哥覺得不合理
將真相講出來,2003年Banias架構還是130奈米的製程
胖哥就把平價的筆電裝上高階的CPU,價差只有是價的1/3多一點
當年的設計很用心,但是組裝和用料品質是差的
筆電幾乎沒有在要求散熱膏,散熱器一堆新的就氧化嚴重
胖哥把細節處理好,用好的散熱膏,改裝高階CPU溫度甚至更低
但是大部份的應用,就是比較快一些而已
當時還是方便能用的年代,很多人是嘗新體驗
加上與論的封殺,筆電都是專門設計的,不能升級CPU會容易壞
代理商/經銷商都沒有能力處理,品牌商要多賺錢
胖哥被攻擊封殺也是很正常的

第3階段:娛樂遊戲應用
大約是2007年,65奈米製程,筆電能玩不少線上遊戲了
802.11 G 網路的普及與平價化,隨後的802.11N 多了5G訊號
低延遲和MIMO技術,遊戲體驗能夠大幅的提升
NV和ATI行動顯示卡真正開始能夠玩遊戲了,且越來越好
讓筆電打開了娛樂遊戲應用的可能,過高的價差
讓胖哥在次有了改裝升級市場衝擊的動能
Santa Rosa/Montevina/Calpella/Huron River/Chief River/Shark Bay
2007年到2014年,筆電的CPU都是PGA帶針腳有插槽的設計為主
會拆裝就能夠快速更換升級,廠商也還是過度貪求升階的利潤
這個世代在巨大利差的影響之下,真相有更好的推廣和任同
大部份的升級也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讓胖哥看到希望
認為真相和事實是能夠超越包裝行銷的迷信建立
事實上主要因素是巨大利差為主要驅動力量的年代

第4階段:CPU全面BGA,MXM勢微退出,價差合理化的筆電成熟期
2015年第6代Core i推出上市,大量的更新,拉開了世代差距
ddr4/nvme的ssd和14耐米的新製程,筆電的cpu也全面BGA
終結了改裝升級的可能,新的時代,除了極致K版的價格差合理化了
i3到i5就是2-3000的價差,i5到i7是3-6000元主的差距
甚至有i7的散熱用料更好的設計,價差合理化,整機佔比縮小
慢慢的讓i3以下的cpu淡出筆電市場,平價機變成atom架構
這個時代的升級,其實更為方便且效果更大,價格便宜
升級服務是由實轉虛化的關鍵時代,胖哥並沒有掌握好
事實真相慘敗給了市場的行銷包裝的迷信方向的信仰營造
在台灣甚至輸掉了維護服務的真相和事實,胖哥的跑分
被污名為過度極限運作,是損害產品的不當超作處理
事實上胖哥的優化服務是要搭配良好的維護服務
讓產品在規格不變的條件下,透過運作參數的調整優化
有更好的效能使用體驗,甚至能夠跨階跨代的提升
只是原廠機就過熱狀牆的狀況越來越多,水軍寫手運作
讓消費者被錯誤的危機意思誤導,抹黑汙名了優化升級
更陪葬了真正能夠讓使用體驗能夠維持良好的維護服務
胖哥好的堅持最後確產生了壞的結果,甚至往後更差

第5階段:顛倒黑白,放任失控的開始
大約8代開始,品牌商因為為家解鎖功耗限制的跑分成績
領先他們銷售的產品太多,且確定保固期內幾乎沒有風險
開始主動解鎖CPU的運作功耗限制,甚至是幾乎沒有限制
過去短時間28秒的高功耗運作時間,在效能機種幾乎都被取消
廠商沒有辦法跟玩家一樣,每一台筆電都去測試
確定晶片體質和散熱器處理廢熱能力,甚至更換散熱膏加強散熱
為了市場,跑分的表現,網紅開始興起,更是不能輸的關鍵
網紅基本上就是有流量的電腦白癡,跑分低就是說差
跟本不懂溫度牆,晶片體質,優化,後續的維護保養
廠商給錢,網紅用流量帶方向,高溫+撞溫度牆+死貼溫度牆
變成了合理正常的,更深遠的影響的筆電往後的發展
錯誤的跑分成果,成了這些無知者最後的信仰和方向
其間胖哥雖然提出了多次的測試方向試圖修正,幾乎沒有成效
撞溫度牆被合理化,過熱保護對使用體驗的影響遠大於跑分
也因此必須要把撞溫度牆合理化,才有辦法拉高產品競爭力
過激的運作參數,加速了灰塵的累積和散熱膏裂化的速度
沒有到位的良好維護服務,越高階表現越好的筆電
良好的使用體驗期就越來越短了,花大前很快不好用
手遊全面反超電腦遊戲,且體驗更能夠有保障且持續的更久
產品更貴,更快變的不好用的爛東西,一切都是自找的

第6階段:錯到底也不回頭的階段
拼命堆規格,加強跑分的表現,在加上更過度的網紅生態
造就了這場所有廠商配合的筆電成魔之路
所有的資源都用在了這些表面的競爭數字上面
該做的維護服務,客戶教育和說明,代理商訓練
經銷商教育訓練,維修/維護廠商的陪值與輔導等等
全都因為那些廢物流量網紅和狗糧論壇的把持
變成表面與行銷數字優先,甚至延伸很都過度的操作
如微星的GF63原本是入門低階的平價電競的產品定位和設計
中階25-35W的CPU搭配入門MX系列25-35W的顯示卡
確實也命中了多年長紅的LOL/CSGO等遊戲市場
但是後面的操作就非常過頭了,i7+準高階RTX顯示卡
一樣的25+25W的功耗運作,效能嚴重偏低
確創造出輕量化電競筆電,事實上是為了產品妥善率
這些年有多年微星的高階筆電3-5年的產品妥善率
就是因為這樣的產品被拉高成積,美化這個品牌
當然也有許多其他的品牌學著做,高規低效能
然後用高規高跑分的產品去帶市場和風向
用規格和價格去矇消費者,低功耗低發熱去美化妥善率
外觀+燈效和新科技應用技術的導入去創造話題
這場魔幻大戲還在持續演下去,好一點點的跑分表現
是要付出更大的散熱代價,灰塵累積快/散熱膏裂化快
效能就會掉的快,使用體驗也就掉的更快了
這場迷魂的魔換大戲,胖哥也沒有能力去喚醒幾個人了

12代之後的大小核設計,更是為了跑分,無耐配合的產品
為了體驗又去硬拉運作時脈和運作功耗,無止盡的極限硬拉
短時間縮缸發生在INTEL,過大電流燒燬發生在AMD
這些真的都是有必要的嗎,最後一個倍頻,不到3%的跑分
幾乎沒有影響的使用體驗,你要用更高的電壓和高很多的功耗去換
微軟的系統配合硬體廠商,只有中高階的產品,才能有基本順暢
更是非常可笑的狀況,一樣的用途和使用方式,越來越難用
也被完全的合理化了,說不這樣做誰要買新的,事實是這樣嗎
反而更多人,不順能用還是勉強用,因為買新的也順不了多久
問題反而有可能更多,這些資訊產業的人,根本自己挖墳墓阿
不好用使用者不想用,才是讓產業產生瓶頸的關鍵
甚至因為現在錯誤的發展方向,影響下一代的學習和發展
平價的電腦/筆電,除了必須要去使用,很多小朋友根本不用
因為慢/卡/頓,基本的上網/影片/文書甚至開機都要等
手機方便好用太多了,也因此快速毒害人類的下一代
這些惡果是所有人要共同承受的

第7階段:曙光點亮,希望還在
2025年INTEL提出了新的方向
中國那邊叫高能靜音模式的良好體驗規範
基本的標準是CPU=55W/GPU115W,人位噪音45分貝
這基本上就是胖哥推了多年的合理優化方向
不是讓筆電運作在極限,就為了那小小的跑分領先
甚至因為嚴重撞溫度牆,耗用I/O處理過熱保護
影響使用體驗是巨大的,遊戲的LOW偵能夠證明
跑分高撞牆的體驗會遠低於跑分低合理的運作
華碩在中國推出效能保證的維護服務也已經快2年了
證明維護服務是可以確保效能和使用體驗的
當然這樣的服務胖哥已經做了超過20年了,都是事實
配合優化和散熱加強,甚至能夠比原廠當年新機更好
曙光已經出現,人類是需要迷信來支撐信仰的
胖哥經過了那麼多年的試煉,確實體驗到事實和真相並非真理
但是魔幻式的沉淪已經支撐不了這個產業了
事實和真相曙光或許還能照亮一段未來的道路
讓筆電/電腦資訊產業能夠如同汽車產業一樣
進入平衡發展更良好的時代,順暢的使用體驗
只是一般功能型應用使用者該有的基本要求
AI/繪圖/3A/VR/AR/MR/模擬等等效能型的應用
是這個產品持續進步發展的關鍵動能
一般的功能型應用,能夠有好的維護服務持續好用
讓產業建全,服務能夠養家活口,就更能講真話給正確建議
新的曙光可能會用事實和真相去點亮
但是最後還是會變成迷信就如同汽車產業一樣
正確好的迷信,可以跟道德/禮貌應對一樣,讓生活更美好
人不就是應該往好的方向去發展嗎,迷信更簡單快速
或許比那些要學習了解更多專業知識甚至實測驗證更為真實

Post a Comment

較新的 較舊